留学教师专访:默默耕耘 以人为本——访英语二系吴琼副教授<12>
发布时间: 2008-08-03 浏览次数: 2503

默默耕耘 以人为本

                  ——访英语二系吴琼副教授

 

采访时间:20071115日 中午1230

采访地点:汇文楼吴琼老师办公室

采访对象:吴琼

采访人:吴雨徽

记录人:庞婷婷

在走进吴琼老师的办公室之前,我们的心情是激动而紧张的,但当我们敲门进去后,望着老师和蔼可亲的笑脸,我们紧张的心情顿时缓解了许多。

(Q:Question  A:Answer)

Q:吴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院学生工作网中风云人物这个板块第二期的主题是采访出过国的老师,所以您就作为我们这期节目的主要采访人之一。既然您出过国,您能细致地给我们讲一下您出国的经历吗,比如您是怎么考虑出国深造的?

A:好的。从我来讲,实际我出国前的机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因为就是属于英国文化与教育协会有一个奖学金,然后我们学校就推荐我,然后又要通过层层的考试,首先要有雅思成绩,然后还要到北京去面试,去北京面试就去了两次,这样的话,我就特别荣幸的,最后辽宁省就是我自己。我们北部地区一共是三个人,这样我们就到曼大去学习。我当时走的时候,说心里话,是一种挺兴奋的心情,因为毕竟在学校教书教了很多年,我也感觉自己在学术上也需要充一些电,因为毕竟平时没有整块的时间来学习,所以有这个机会,我确实是非常高兴。那么到了英国之后,我也真的是充分利用这一年的时间,比如说认真的学习,因为拿奖学金的话,我们班的像好多中国的学生,他们都要比我小很多。他们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而且呢,都是属于自费出去的。所以,他们好多人也不是特别理解,就觉得,你有奖学金了,而且你在国内也是副教授了,你回去也不愁找工作了,好像就是没有必要那么辛苦去学习,但是我觉得,因为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所以确实是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Q:老师那您觉得出国给您带来了哪些收获?

A:我觉得出国所带给我的收获是各个方面的。我们刚才谈到的好像是专业知识领域的,确实让我有大块的时间去读很多的书。那么从老师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它带给我的收获也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吧。

Q:那从老师的角度上看,您觉得中西方的老师在教学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A:我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亲身体会到了国外的老师、教授他们是怎么来教学的,他们是怎么来对待学生的。确实,我在没出国之前,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很不错的一个老师。那么,和同学相处啊,包括自己的授课啊,我感觉自己对自己还是挺满意的,觉得挺自豪的。但是我出国之后,我就觉得和我在曼大的老师相比,我确实是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所以说,在到曼大学习的过程当中,我自始至终也是在思考我这个角色,就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角色,我感觉自己再回来之后,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再去进一步的改进,包括自己的责任心、包括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国外的老师他们对学生是非常的supportive,方方面面的,他和学生的沟通。我原来想国外的老师对他们的学生应该是非常冷淡的,但实际上,他们花在学生身上的心血、时间,我觉得要比我们中国的这些老师,教授给学生们的时间要多的多,这主要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学生比较少。比如说我在读硕士的过程当中,每周他给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personal tutor,你这个personal tutor是负责你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么我们每周呢,至少都要去和那个personal tutor见一次面,而且在每周一来的时候呢,每个老师他的办公室上都有一个他的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学生可以来找他,这样的话,学生可以在那填上自己的名字,所以说每周那些老师都会贡献出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个可能是我们现在的老师所做不到的。至少从我来讲,我没有做到。另一方面给我的收获就是,作为老师,我怎么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这个职业中来,不单单是教学。因为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另外的好多收获可能就是其他方面的了,比如说我怎么权衡自己家庭了,事业了,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

Q:那老师您在曼大学的是什么专业呢?

A:我学的那个专业呢,就相当于是TESOL,就属于是二语教学。

Q:老师那您刚才谈到了很多关于东西方教师在教学上的差别,那从教师的角度上,您能谈一下东西方学生有什么差别,尤其是在学英语方面有什么不同呢?

A:我们那个班一共是20多个学生,应该是说来自于各个洲,包括非洲 ,好像没有南美洲的。所以说,给我的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亚洲的学生总体来说都是比较沉默的。而且说句心里话,我们刚去的时候,对于教授的这种上课的方式不是很适应。因为我们亚洲的学生可能更习惯于这种讲授式的上课,老师讲是占于一个很主导的地位。但去了之后,他们的那种学习是属于那种自主性的,探究性的学习。像老师在我们去了之后,课下就会给我们满满的书单,然后呢,靠我们去自学。我们需要去图书馆去查相关的资料,需要去网上查一些电子的资料。而且在课上,他会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会把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放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是一种国际性的交流。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我们亚洲的同学开始也许不是很适应,但是后来越来越能融入到小组讨论中去。

Q:老师那我知道您在课上也对您的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您觉得对我们学院的学生来讲,他们对这种形式适应的如何?

A:我觉得还可以。这个小组讨论呢,我在曼大的时候也是在不断的观察,我的老师是怎么做的,我作为一个学生,我的感受是什么。这样的话,回去教学我可能会更深的体会到学生的感受是什么。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观察者来说呢,我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很积极的参加到这个小组讨论,可能是跟我的性格有关。因为我不是那种特别外向的学生。所以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在考虑,这样的话,我的一个体会是,如果是我自己选择的小组,那我会觉得更comfortable一些。那我的contribution就会多一些。但是如果是老师给我安排的,这个时候可能我对那个组员不是很了解,那我的contribution就会少一些。因为我会觉得很紧张,很拘谨。所以我在回到沈师之后,在课上让同学做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的一个原则,就是让学生自主。自由去选择他自己的小组。这样的话,他可能觉得这个气氛,这个环境能够有利于让他去自由的去和小组的成员进行合作,或者是发挥。

Q:老师您觉得这种小组讨论在我们持续一、两年以后,会对我们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比如说我们的思维、听力、自主性以及交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吗?

A:我觉得会是有很大的提高的。就是说,这种小组讨论的方法,它可以保证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进去,而且小组成员可以互相的合作,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比较鲜明的。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社会当中呢,光有个性是不行的,那我们怎么学会去和其他人去沟通、交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我觉得小组讨论也有助于我们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因为一个人去思考问题,和大家一起共同思考这个问题是不一样的。毕竟一个人他思考问题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大家在一起思考问题,你可以从中取长补短。再有就是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合作,而且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这个班级的凝聚力,我感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Q:老师,可以看出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看中教书,更看重育人,比如说您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有我们应该学到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啊,您都在学习过程中灌输给大家了。

A: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步入社会以后,我觉得大学教育的一个目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是怎么为他将来走入社会做好一个铺垫。尤其像我们师范院校,我们师范班,教育班的学生,他们可能肩负的责任就更重些,因为他们将来毕业以后也是要起到一个教书育人的作用。所以我感觉我也在思考怎么样让我们的同学做到“德高,同时让他的学识也很丰富。因为我觉得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工作也不会差的。因为如果他又一个很高的道德素养,那他对他的工作也会很尽职尽责的。

Q:老师,我们今天谈论了很多,谈了您出国的经历,东西方的教育,也谈到了您对教育的看法,现在您在我们学院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最后希望你谈一您对您的学生们还有冀望吗?

A:实际上,我觉得我对学生们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就好像他们是我的大孩子一样。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生可能从一些行为习惯以及个人的素养方面还是需要有所提高,去进一步的完善。让他们在毕业之后,真正成为一个复合型的,能为社会所用的外语人才。

Q吴老师,我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得到您的帮助和指导。谢谢老师!

A:好的,也谢谢你们!

这次采访在轻松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吴老师,也希望老师的话也能受益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