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参赛总结
由中国联合国协会、澳大利亚人权和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的“2007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我院派出了由四名参赛选手和一名观察员组成的代表队首次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作为指导教师,回顾和选手们共同走过的“模联之路”—赛前的准备、演练,比赛过程中的朝夕相处和指导、商讨,赛后开诚布公的反思和结下的师生情谊,这其中有欣喜和收获,也有摸索前行中的困惑和比赛反映出的不足和差距。
一、欣喜、收获
(一)总体来讲,我们的队员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模联会议,没有出现大的纰漏,这对于首次参赛的选手来讲是值得鼓励的。
模拟联合国会议有别于其他比赛,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赛事。队员通过扮演所代表国家外交官的角色,需要在会前提交代表国家利益的立场文件,会上进行演讲、磋商、谈判,投票表决,最终与友好国及异己国达成协议,形成决议草案上交全会讨论。我们的队员通过研究搜集到的立场文件样本,整合相关的背景材料及有关韩国在教育权及贫困与人权方面的立场、观点,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立场文件,我方的立场文件观点比较鲜明、格式合乎规范,得到了一些参会代表和指导教师的称赞。另外,按照大会秘书处的要求,我们的队员在临行前起草了决议草案的初稿。
在准备阶段,我们查找了大量与议题相关的背景材料,除此之外,我们还对模拟联合国的程序进行了培训和了解。我们特别感谢在本次模联比赛中担任观察员的陶爽同学,她不仅查找了许多有用文件写作方法,还通过网络结识了北外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及延边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他们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模联赛程的宝贵资料,例如北京大学的模拟联合国流程培训光盘。正是因为我们的队员在赛前对模拟联合国会场的真实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大家在会议现场才能够很快融入到比赛中。
此次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两个委员会(教育权;贫困与人权)分别由两个主席团负责。主席(The Chair)主持会议,主席的任务是按照联合国正式的程序规则监督并推动会议进程。会议流程大致如下:
1.正式辩论阶段:
1)点名:
会议正式开始前,主席按国家字母顺序依次点出国家名,被点到国家举起国家牌(Placard),并回答 ‘Present’。
2)产生发言名单及发言
正式辩论开始后,主席请需要发言的代表举国家牌,并随机读出国家名,代表们发言的顺序即是主席点名的顺序,当代表们听到自己国家被点到之后,便放下国家牌。此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每名代表有3分钟的发言时间,代表可在大屏幕上看到发言名单。如果需要追加发言机会,代表可向主席台传意向条(page)要求在发言名单上添加其代表的国家。如果代表国已在发言名单上,但还没有进行第一轮发言,则不能在其发言前追加发言机会,只有在代表国结束第一轮发言后方可通过传意向条要求追加发言。我们两委的队员在同伴结束第一轮发言后,都追加了发言,并在这些环节上处理得很好,没有出现任何失误。
在各代表发言期间,其他代表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进行游说、沟通,都可以通过传意向条的方式向其他代表或主席表达,会场有工作人员负责传递。我们两个委的队员都能够比较积极地利用意向条与其他国家沟通。
3)问题和动议 (points and motions)
当一位代表按照发言顺序结束发言后,其他国家代表可根据自身需要举牌提出问题或动议。代表们可以动议更改发言时间;动议暂时中断正式辩论而进行一段时间的磋商;动议终止发言或动议结束辩论等等;代表们也可以向主席团提出有关组织性问题,咨询性问题等等。提出问题和动议要求有很高的技巧性,提出的动议要适时、合理,我们的两组队员在参会期间都提出了动议,但由于缺乏经验,参与性欠缺积极主动,这一点我将在下文进行进一步探讨。
4)投票表决
模拟联合国会议绝大多数的步骤都需要全体代表进行表决,包括对程序的表决和对会议文件的表决。对程序的表决(如对某一动议进行表决)中,所有代表需要投票,即不可弃权。对于决议草案的表决,各国代表需要表明:赞成(Yes)、反对(No) 或者弃权(Abstain).
代表们提交决议草案后,需要针对其内容进行辩论,并提交修正案(Amendment),对其相关条款进行修正。辩论结束后,委员会进入对决议草案和修正案的投票阶段。首先对修正案进行表决,其次是决议草案。在本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中,教育权组提交了两份决议草案;贫困与人权组提交了三份决议草案,投票顺序取决于草案提交顺序。一旦草案通过,即生成决议,议题的讨论工作便也宣告结束。我们的队员为捍卫所代表国在这两个议题上的立场做出了努力,并参与了决议草案的撰写工作。
2、 非正式辩论:自由磋商(Unmoderated caucus)
会场的自由磋商是穿插在正式辩论阶段的。提出自由磋商动议的代表需要规定用于磋商的时间,一旦动议得到通过,在规定时间内代表们可以离开座位,更为密切地和盟友们交换意见,讨论各自认为重要的任何方面的问题。在自由磋商阶段,代表们因利益的不同自动结成多个集团,合作精神很重要。代表们需要在第一时间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加入到集体的讨论中,才可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进一步维护国家利益。本届模拟联合国会议中,自由磋商延伸到了会场外,各个学校代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如餐桌上、电梯中来进行交流磋商。
(二)通过模联活动这一窗口,我们了解了其他院校的情况,看到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习任务带来了启示。
本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汇集了包括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38所高校学生代表参加。这样一个强手如林的赛事活动对参与者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远高于任何一项竞赛;它在要求参加者对国际关系局势有着深刻的理解的同时,还具有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需要参加者在演讲、游说、合作及相关学科的极高的能力,能够在会场上出色而逼真地还原一国大使的角色,并推动会议的进程,最终达成一个符合各方面利益的决议。
综观参赛的各大学代表队,有很多学校多次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经验非常丰富。而对于东北院校来讲,除去黑龙江大学,其他院校都是历史上首次参加模联活动。1.黑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大学最终获得了此次大赛的一等奖; 2.北京外国语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外交学院等6所院校获得了二等奖;3.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获得了三等奖;4.我院代表队以及其他几所东北院校包括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一竞技官网、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获得了鼓励奖,获得鼓励奖的学校还有北京大学、北二外、清华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西南大学等共计20所院校。
赛前,此次会议秘书处没有发布评奖细则。在报到之后,我们才了解到评奖主要参照以下五个方面:1. 内容:包括对议题的研究深度; 对所代表国家政策的研究的深度;对其他国家外交政策的意识和敏感度;是否能够清楚表述观点、有充分的例证、观点统一、一致;外交手段策略得体;适时做出恰当的反应、反馈;2. 对委员会工作的促进作用:包括对规则与流程的了解;恰当地做出动议;磋商中的表现;在联盟、集团中的作用;对决议草案的起草所做的贡献; 3. 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的选择;4. 展示:包括表达能力、得体性、流利程度和举止;5. 与他人合作:包括与本代表队成员的合作;与其他代表队成员的合作以及与主席的合作。
我们的四名参赛队员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令人满意,一是在正式辩论中的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的运用都是比较不错的;二是发表讲话时的举止比较得体。这得益于我院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学生的基本功,也与我们在赛前投入很大精力在这两个方面的培训有一定关系。我们的一名队员(张金玲)获得了最佳演讲奖,获得此殊荣的还有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的选手。另外一名获得此奖项的东北地区选手来自辽宁大学。依照评分标准,我们的选手在其他几个方面如“内容” 及“与他人合作”两方面也有值得鼓励之处,如对韩国在教育权、贫困和人权两大议题上的基本立场、观点,对韩国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注意和本代表队成员的合作,在比赛后期能够更加注重与其他学校代表的沟通和合作。但比赛也反映出我们的队员在这两个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同时在对“委员会工作的促进”方面,我们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下文谈到不足和问题时进行解释说明。
(三)我们的模联小组是一个比较团结、有凝聚力、有集体荣誉感的团队。
回顾整个备赛、参赛的过程,我觉得有必要谈到我们这个团队由最初的不熟悉到逐渐融合,直至最后形成一个团结、有凝聚力的集体的过程。这支团队组建于今年7月12日,在邵学军老师的帮助下,模联小组创建了自己的博客网站,博客将指导教师和队员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成为我们在假期联络、沟通的主要平台和手段。非常感谢我们的队员,在整个赛前的准备阶段,都能够遵从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商讨。尤其值得表扬的是,各队员能够毫无怨言地牺牲十.一假期, 延迟回家,提前返校,参加赛前的集中培训和演练活动。贫困和人权组的队员们在团队成员出现变故的情况下,能够顶住压力,顺利地完成本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此外,全体队员能够从全局出发,服从学院和指导教师对其在赛事过程中的职责安排;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尽其所能投入到赛事中;我们的队员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不负院里领导和老师的信任和嘱托,在比赛中为学院争得荣誉,在我们因经验不足而错失了一些宝贵的结盟、提交修正案机会时,选手们流下了遗憾的眼泪。
(四)我们的模联队员们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准备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困惑。
本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是我院首次选派队员参赛,我们没有任何先前经验可以借鉴。起初,对于指导教师和队员来讲,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我们对它的运作方式、程序及相关的背景知识一无所知,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确实经历了很多困惑和迷茫。但是队员们能够坚持以比较乐观的心态迎对准备赛事过程中的困难,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这也得益于学院党总支和团总支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扶持。邵学军老师和何琪峰老师不定期参加我们的培训会,帮助我们组织演练活动,通过各种渠道鼓励选手,积极帮助我们解决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对我们的培训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临行参赛前,张伟老师观看了我们的最后一次演练活动,对选手们的表现提出了建设性的评价,并给与队员们极大的鼓励。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一份份鼓励和理解,我们的队员才能够以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赛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的队员曾不止一次地感慨说,她们在享受着这个让她们“痛”却也让她们快乐的过程。
(五)参加此次模联活动让我们收获了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对选手个人还是对将来我院参加此类比赛都是非常宝贵的。
这次模联比赛让我们亲临其境,真实地感受了整个比赛的过程。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临场资料和切身经验,我们清楚地了解了整个比赛的过程,记录下并反思我们准备工作中和比赛过程中的长处和失误之处供后来者借鉴。这应该是我们这次参赛最大的收获之一。此外,参加此项比赛对我们的队员个人来说受益匪浅。这些选手是通过层层选拔入围到我们模联小组的,她们可以称得上是班级、年级的学习佼佼者。在参加了比赛后,队员们多次感触到:“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此项活动无疑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对她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不足、差距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我们通过比赛暴露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为将来我院参加此项比赛提供借鉴,期望我院能够在未来此项比赛中取得越来越优异的成绩。
(一)作为指导教师在指导方面的不足
坦白地讲,作为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的确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努力。从开始的资料查询,对资料的梳理和总结,到立场文件和决议草案的撰写,我始终和队员们工作在一起。我们曾不厌其烦地多次修改发言稿,一遍遍地举行内部演练。从我内心深处来讲,我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我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为院里争光。但是我必须承认,我个人对国际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局势这些方面的知识欠缺的很多。尽管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对这一知识体系加以充实,但是这一知识领域的充实毕竟靠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而非短时间的突击所能实现的。
指导学生的过程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知识充实的过程。因为需要指导学生,我也阅读了很多相关资料。比赛结束后,反思我的指导过程,我发现由于我对整个国际关系局势的总体认识视野不够广泛,不够深刻,导致了我们的队员在这一方面的欠缺。培训期间,我们重点研究了有关教育权、贫困与人权及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行动等方面的背景知识;韩国国内有关教育权、贫困与人权等问题的现状;韩国政府针对国内的教育权、贫困与人权问题所采取的行动等等;韩国对国际社会在两个问题上的举措和贡献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读、研究了其他国家的立场文件,归类总结了各国立场及问题以便了解各国在两个问题上已取得的共识和分歧。原本我们以为我们准备得比较充分了,可是赛后,我们发现时事政治和国际形势是太广阔的研究领域,我们欠缺在这两个方面的日积月累,造成了我们一些基本知识上的匮乏,限制了我们在比赛中的发挥。今后参加此类比赛时,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国际关系局势,扩展资料准备的外延,并在平时注重对这方面知识的储备。
作为一名没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我也经历了很多的困惑,也曾经沮丧过,因为在指导的过程中带领选手们走了一些弯路,面对学生在议题方面的困惑,我为自己不能马上解惑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非常感谢院里领导和选手们对我的包容和鼓励,让我逐渐理清思路,带领我的队员们渐渐熟悉了这样一项活动,我们的准备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
我们经验上的匮乏在我们刚刚到达哈尔滨不久就显露出来了。好多学校的代表们在我们到达不久就向我们递上了名片,上面印有他们所代表的国家,来自哪所学校,联系方式等等,这是我作为指导教师想都没有想过的。另外,我们虽然经过探索努力对模拟联合国会议的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项活动是非常注重细节的,比如大会对何时提出动议,提出何种动议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投票表决阶段,何时动议唱名投票都有一定的技巧。对于这些细节性的问题,不亲临实战现场是体会不到的。而经验的缺乏确实造成了我们准备、培训工作上的不充分。
(二) 队员身上反映的不足
赛前、赛中和赛后,我和队员们曾经开诚布公地谈到她们在备赛和比赛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和问题。作为与她们近距离接触了三个月的指导教师,我曾经把她们比喻为我的“大孩子们”。的确,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她们曾经主动让我剖析她们。我喜欢她们的坦诚,她们也明白我的剖析是真诚的,因为我希望也相信她们会做的更好,如我期待我自己的孩子一般。
1.在准备赛事的过程中,队员们首先暴露出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缺乏对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主要反映在队员们没有完全掌握有效的方法来利用网络查询所需资料。
2.备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另外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队员们还欠缺对资料的概括总结和整合能力。队员们的手头资料很多,也很杂乱,但仍然欠缺对它们的归纳和整理能力。
3.赛事第一天,我们的队员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她们在自由磋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的队员因为缺乏经验而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国内外许多有经验的知名院校的参赛给我们的选手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2)一些知名院校的选手表现得高高在上,对我们的选手表现的不很友好,这也影响了我们队员的自信心,同时也引起了我们队员的反感。我们的队员继而由讨厌某个人转变到不主动接触、联络沟通这个人所代表的国家,这反映出我们的队员在处理外交问题上的不成熟、不冷静之处;
3)我们的队员欠缺主动游说、主动与他国代表联络沟通的意识和习惯。我们的选手似乎更习惯于别国代表主动前来与我们交换意见,进行磋商;
4)我们的队员仍欠缺与他人进行交际、沟通和游说的能力及技巧,这一点与南方院校的学生相比,我们要逊色很多。
4.我们的队员在外交礼仪方面的错误时有发生,比如在别国代表前来和我们的代表磋商时,我们的队员没有马上从座位上站立起来, 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他国代表商谈;我们的队员也有中途不合时宜地打断其他代表间交谈的事例;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选手在外交礼仪方面的训练。
5.我们的队员对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的关心程度不够,也欠缺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以上简要介绍了我们参加模联活动的一些收获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愿意通过我们的笔将我们的所见、所想、所思记录下来,把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后来者。我们希望通过总结这样一项赛事,能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能够为我们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带来一些启示。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借助这样一项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力。在这里,我愿意将这次模联活动带给我的一些思考和领导、老师们分享,这其中定会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恳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1.参加本届模联活动的许多综合性院校如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等派出的参赛选手均为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优势似乎在日趋丧失。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培养才能够找到未来的出路呢? 我们是否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呢?此次参加模联会议的经历告诉我,我们的教学工作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递上,它的内涵应是更广阔的对人的培养,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应地,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的教材选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学的层面上,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拓展各种知识的广阔空间。
2.我院代表队的五名同学中,两名同学来自于师范专业;一名同学来自非师范专业和另外两名同学为口译专业学生。在比赛期间,我曾经和邵学军老师交流说,我认为这项活动似乎更适合我们口译专业的学生。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模联活动是否能够为口译专业的特色办学提供一点儿新的思路呢?
3.作为一名教师,此次模联活动也引发了我对自己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我们的参赛选手是国本B段的学生,我一直在想,我作为教师该如何提升个人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养以胜任起教授这批学生的任务呢?我们的学苗越来越好了,这就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能否满足学生们学术上的需求呢?我们能否为学生们时时处处树立一个典范的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4.模拟联合国活动是一项健康积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够增强同学们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结构、程序和功能的认识,促进他们对于当前的重大国际议题的理解,让他们以国际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一项活动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研究和写作能力,公开发言和辩论的能力,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运用英语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参加本次模联活动的许多院校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模拟联合国协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我个人认为,我们学院可以吸纳一些语言功底比较好、关心国际形势、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模联协会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会员们共同商讨一些与国际形势相关的议题。模联协会的建立势必会推动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为我院将来选送选手参加此项比赛做好准备。
指导教师:吴 琼
一竞技官网
200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