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的“翻译”与解读
发布时间: 2011-10-18 浏览次数: 1

郭亮

  党和国家需要通过时政新闻宣传方针政策,人民群众也希望通过时政新闻了解政治信息。但是,由于时政新闻讲究程式、行文庄重、用词严谨、政策性强,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淹没在抽象的、文件式的语言。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 “翻译和解读是解决之道。翻译和解读,是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来解释政治词语和事件,在精准传达意义的同时,把枯燥的政治表述转化为通俗生动的表述,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时代的要求

  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接触信息的时间短,注意力低,要求信息更刺激,更明白易懂。

  二、国际环境和社会情况日益复杂,党和国家的政治宣传不能放松,需要加强,特别需要加强有效宣传。某些时政新闻节目虽然收视率很高,但多数观众只知道开会了,领导讲话了,但到底开什么会?为什么开?讲的重点是什么?

  三、人们对政治信息的需求空前高涨,但对时政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记者应该准确无误地翻译和解读定稿的内容和含义,把它转化成受众易懂和喜欢的形式。


  翻译和解读的几种方法

  一、用通俗的语言把政策说

  今年7月初温家宝总理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各方面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意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就此事进行4分钟左右的连线采访。宏观调控意义重大,征求意见内容庞杂,如何在简短的报道中把这么重大而复杂的话题说清楚呢?上海电台根据听众的需要选择出报道重点(如上海房地产方面的问题),并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它们讲明白。

  二、用被采访者个性化语言代替文件语言。

  今年7月下旬中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几大中心城市连续遭受恶劣天气袭击,暴露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许多问题。曾培炎副总理考察了北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总结近期突发灾害和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我用曾培炎的原话录音代替了定稿中的文件式语言,他说:要科学编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水系、电缆、电网、路网的结构得有一个合理的统筹。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主要是地上,地下的问题考虑的比较少。千万不能只看上面,也要看底下。

  上面底下的对比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生动的语言比空洞的口号更能给受众以教育和震动。


  三、捕捉细节,化虚为实,以小见大。

  去年5月,胡锦涛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的国家是俄罗斯,受到世界各方普遍关注。抵俄当晚,普京总统在私人别墅举行家宴欢迎胡主席。按常规的外事报道,这次晚宴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我注意到了晚宴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晚宴就像朋友间的私人聚会,两对夫妇各自带着一个翻译,没有任何随行和外交官员参加。这在国际交往中是一种非常高的规格,它既表示了中俄关系的特殊性和亲密性,也表明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中国政策未来走向的一种关注。

  当天下午,胡锦涛和普京都穿着衬衣,外套西装,而衬衣最上面的扣子都没有系,显示出一种很随意的样子。普京手里还拿了一束鲜花,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等待约会的年轻人。当胡锦涛夫妇到来时,普京把花束献给了刘永清。

  这些细节充实了报道,使之避免流于简单和空泛,以小见大,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两国关系。


  四、补充背景,说明隐藏的意义。

  现代传媒比拼的不仅是记者现场的采访能力,更是对新闻背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虽然时政新闻很难有篇幅说明背景,但简明地提示一两句背景,往往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

  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香港举行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坦陈中国会计师行业的现状与应该达到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说很少题词的他破例为国家会计学院亲题四个大字不做假帐。我联想到当时美国安然公司的假帐案刚刚曝光,震动世界,就把这一背景补充进报道中:由于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了多起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这样就使报道更立体、更丰满、也更平衡了。

  五、梳理整合资讯,提炼新意。

  今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在一场又一场单独活动中,我发现一些细节存在着共性和联系,于是,打破活动分场次报道的界限,把这些资讯重新梳理整合起来。

  按以往的习惯,专机抵达后,胡主席会直接赴下塌饭店再出席各项活动,而这次例外地在希拉克总统的陪同下直接驱车前往总统办公室所在地爱丽舍宫,与希拉克会谈,而且会谈时间从预计的20分钟延长到两个小时。当晚,胡锦涛出席了希拉克举行的国宴。第二天一早,胡锦涛再度进入爱丽舍宫,又与希拉克进行长时间会谈。也就是说,曲指算起来,抵达巴黎不足18个小时,两国元首就见了三面,举行了两次延长时间的会谈,这也是非常罕见的。

  记者随后以专家的分析来解读这些超常规的外交礼遇,使听众得知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几个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双方经贸关系的需求和中国对法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的关注。


  抵达巴黎18小时,两国元首见了三面,是记者对资讯的梳理和整合,属独家视角,它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解读了事情的实质。

  对记者的要求

  时政新闻的翻译和解读对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包括:

  一、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了解政策的思路和基本走向,特别要对最近党和国家最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涉猎广泛,对经济、外交等重大领域的知识尤其要注重积累。时政记者一般是中文、新闻和外语专业出身,在知识结构上有缺陷,比如经济问题就是盲区。两种知识特别重要:一是最基础的,二是最流行的。

  三、敏于观察。现场对细节的观察决定了报道的成败。时政新闻一般都有定稿,谁捕捉到细节,谁就可以使报道在定稿的基础上更充实、更具体、更鲜活。

  四、触类旁通。

  把发生的孤立的新闻事件放到国家或世界的大背景中,与其他事件进行联系地思考,有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事物的本质。

  五、 熟悉口语表达。翻译和解读最终是为了让受众易于接受,因此做新闻时要有很强的对象感,要熟悉受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六、善于提炼和总结。采访收集到的信息常常是庞杂繁复的,但政策宣传的重点,往往也正是受众关注的焦点。要敏锐地触动受众的兴奋点,解读他们最想知道、最不明白和最应该知道的。

    
来源:《中国记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