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于文明同志在2012年暑期研讨班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2012年8月23日)各位老师、同志们:
刚才,六个小组的同志分别作了认真总结和精彩发言,他们讲得非常好。开学之后,学校党委要把这次研讨会的一些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形成学校落实“2011计划”的工作部署。今天,在各个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我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2011计划”的基本认识
“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与方式的战略调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我对“2011计划”的基本认识。
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有两个“工程”影响很大。这就是“211”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就是要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在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又进一步提出“985”工程,即在这100所大学中再选拔一批重点院校进行建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211”、“985”工程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效,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特别是一些重点院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第一,“211”、“985”院校本身进展不是很理想。北大、清华这些重点院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的位置并不理想。特别是为了打造领军院校,国家实施大学合并政策,但是合并的大学效果更不理想,有的学校直到现在也没有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
第二,大学发展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严重。一段时期以来,各类学校都把办综合性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盲目扩大专业,自身优势和特色都在淡化,挤上了同一个独木桥,形成一列纵队前进。速度极慢,效率极差。
第三,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紧密、不适应。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主要是一种结构性的就业难,社会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大学没有培养出来。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找不着人,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形成了两张皮。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国家对高校投入很大,但是效率很低,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上不去,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大。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迫切需要大学给予支持,但是我国高校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贡献与国家的期望、投入还是有差距的。
那么,“2011计划”倡导什么呢?我把其中关键的东西再简述下:“2011计划”主要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高校为实施主体,面向各类高校开放,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从类型上分为四类,即: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四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都要通过评审确定新的项目。鼓励各地方设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国家急需”是“2011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需求”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一点。当然大学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还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但是,当今中国大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还是大学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通过大学的发展来推动国家的发展,这是必须强调的。
第二,“世界一流”是目标要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低水平重复是没有意义的,那会永远受制于人。所以,“2011计划”强调要“高起点、高水准”,在整个工程的实施中,我们必须盯住更高的目标。
第三,动态发展是“2011计划”的运行机制。四年一个周期、面向各类学校开放,这意味着高校可以参与进来,也可以出局。鼓励各省搞地方的“2011计划”,然后经过培育,国家再进行选择,从而形成分层培育,逐年选拔这样动态的运行机制。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思路推开之后,就不再是全国的高校都向北大、清华看齐的纵向发展途径,而是形成了一排横队向前走。由纵队变成了横队,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任何高校只要是符合国家要求,就都可以有所作为。这个发展模式,突破了过去的发展思路。按这个思路走下去,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会出现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2011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会是巨大而深远的。
二、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审视学校的工作
从协同创新视角审视我校的工作,我有两点认识。
第一,我们学校的前进步伐,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思路符合国家要求。这是我的基本结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02年一竞技官网组建以后,我们确立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即“以教育学科和全方位服务基础教育为优势和特色,文、理、经、管、法协调发展,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师范大学”,什么是国内知名?什么是省属一流?这是我们对当时全国38所师范大学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我们的综合实力不是一流,所以要通过提升综合实力来促使我们进入一流行列。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了几年之后,我们感觉到“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目标很笼统,有些方面的指标上去了,有些方面的指标又下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来,每年的暑期干部培训班都是在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学校有关发展建设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问题,有很多战略性的思考都是在研讨班上形成的,有很多思路、措施也都是在研讨班上酝酿的。2007年在营口熊岳举行的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上,我们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我们在高校当中提出是比较早的。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在2008年10月份召开的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上,我们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题出台了党代会报告。我们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分成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基础教育、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七个方面,什么是基础?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支撑?我们都做了认真地阐述和设计。2009年,我们在抚顺围绕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举办了研讨班,在研讨班的总结会议上,我们的关键词是:“目标、战略、动力”。其中“目标”就是研究一竞技官网的发展目标,原来2002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到“十一五”规划结束,过去了八年,这也意味着一个十年快过去了。那么学校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这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凝炼,是按照原来的思路发展?还是要做一些调整?所以当时提出了目标问题。“战略”就是一竞技官网要制定什么样的战略才能够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动力”就是我们学校需要寻求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获得发展前进的动力。2010年,学校党委围绕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特别是在铁岭召开的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上,赵校长及几位副校长都作了主题发言,那次研讨会大家的反响比今天还热烈,很多同志都觉得那次研讨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当时我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优势、特色、希望”三个关键词。2011年学校出台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做了调整,即:“教师教育独具特色,服务基础教育贡献突出,支柱性学科专业省内一流,标志性学科专业全国一流的师范大学”。其中,“教师教育独具特色”是我们试图打造“职前职后”一体化,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打造出沈师教师教育特色;“服务教育贡献突出”是要建立服务区,使我们更加密切和基础教育的联系,做出我们的贡献,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中要发挥我们师范大学的引领作用;“支柱性学科专业省内一流”就是要重点建设一批支柱性学科专业,去年学校经过反复论证,遴选确定了11个重点、特色和扶持学科,21个重点、特色和扶持的专业进行建设。学校党委决定五年投入3000万经费,1000万用于学科建设,1000万用于专业建设,1000万用于队伍建设。
现在看来,学校发展目标的调整和今天国家提出的“2011计划”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谋而合。我们把重点放到了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上,放到了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的打造上,符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在一些学科、专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在国际合作、国内合作、行业合作、企业合作等方面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也包括我们的大部制改革、整合资源等。从发展的思路上看是符合国家要求的,与国家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强调这一点就是说我们这次无须做大的调整、更不用折腾。
第二,尽管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方式、方法也对路,但我们现在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家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协同创新要求的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我们什么学科能站到这个队伍当中去?现在辽宁省的学科建设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第二层次是扶持进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但是这两个层次的学科我们学校都没有。第三层次是特色学科,我们的教育学、管理学两个学科属于这类学科;另外我们还有几个学科属于第四个层次。一竞技官网建校60余年,我们的办学规模、师资队伍规模、比例与职称都在前列,而我们在这方面为什么上不去?我们要认真研究。
相反,有的学校在我们的印象中并不比我们强,但这几年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方面都走到我们的前面去了。而我们现在没有科技大平台,也没有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并且辽宁省重点扶持的学科也没有。一竞技官网在辽宁高校当中的地位和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不严峻吗?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三、对学校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基本工作思路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协同创新精神,要把协同创新工作摆到学校的重要日程来抓。在协同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意义的认识方面,我还想和大家交流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抓协同创新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我们必须要积极参与。第二,抓协同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的发展。第三,抓协同创新才能向更高层次迈进。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协同创新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引导性,在思考工作时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尤其是要搞好顶层设计。第二,协同创新计划的推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长远影响,学校工作既要考虑当前,更要立足长远。第三,协同创新要下真功夫,必须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能喊口号,更不能搞运动。第四,协同创新要求的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必须要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来谋大事、干大事。第五,协同创新的重点要落脚在学科与科研上,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具体工作
前不久,学校已经明确了由林群校长任组长,组成工作小组认真研究协同创新工作。综合性工作由规划与合作发展部承担,各分项工作,包括学科和科研、专业和人才培养等均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负责。工作小组不再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及工作人员。要以林群校长在这次会上的中心发言为基础,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汇总起来,形成工作方案。这个工作方案主要是将这项工作的基本认识说清楚,基本任务说清楚,基本要求说清楚。然后就是分项工作,按照总体目标和总体设计,研究出台分项工作的方案。
第一,关于学科和科研工作。要在郝德永副校长主题发言的基础上,认真地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工作建议,形成学校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工作方案。对于如何实现协同创新,必须要有一些真正的、切实的举措。
例如学校已经确定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以及扶持学科,都必须按照协同创新的要求来审视自己的方向、目标、思路和举措,都要做出一个符合协同创新要求的学科建设计划。例如,张辉副校长的报告中提到,学校能不能建设沈阳新能源合作研究中心进行协同创新?因为我们一竞技官网现在有一批博士和教授正在搞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究,有一批成果,也有技术。但新能源包括范围很广,我们搞什么?学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我们要协同创新,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要获得企业的支持和投入,我们研究的成果行不行?这些问题都要进行很好的思考。再例如,我们成立了粮食学院,粮食专业是有基础的,最近学校又引进了新的博士加入到了这支队伍。粮食学科和专业能不能干出一些成绩?如果我们完全抛开学校的基础,难度会更大。所以,要在现有的学科、专业中进一步凝练,看是否还有新的增长点,如果有就一定要抓住,就一定要上。
国家实施“2011计划”是动态的,我们的学科建设也可以是动态的,如果学校每个学科发展都很好,再增加几个作为重点学科学校也能扶持,关键是要有真东西,要真能出成果。在科研方方面,我们要在关注学校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支持重点建设学科的科研率先上去,这是重中之重。学科和学术发展是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学术的发展一定要好好规划,要在这次讨论的基础上,广泛争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规划的讨论稿,包括提出的要修订的文件以及出台的各种政策,只要是有利于学科、学术发展都是必要的,都是可以做的。对于经费投入是不是进一步给予支持的问题,真正需要支持的要做到也不难。
第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关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夏敏副校长这次做了主题发言,做了认真谋划,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研究、征求意见,最后要形成一个具体的工作方案。在这里我重点强调几点:
一是师范教育的优势如何发挥?最近,关松林副校长、贾玉明副书记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方案,我觉得有一定的新意,虽然机构上没做大的调整和变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人员队伍的交叉来实现,职前与职后沟通。例如,我们现在聘任的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的院长,就是原来基教中心的理科部主任,同时兼任基教中心的副主任,这个兼职的职能是什么?就是要促进两边的融合和交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学科方面,基教中心搞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可以到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相应的学科做兼职,参与他们的工作,但是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决策。同时,学校这边搞这方面教学的新进博士和年轻教师要去研训部门锻炼,在锻炼一段时间之后,适合搞教研的也可以在教研部门工作。这样就促使职前和职后能够很好地沟通和交流起来。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不能分学科搞一些研训工作的参谋智囊机构?把学校这边有见解的、有经验的老师邀请进入参谋智囊机构,在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学科研训计划的时候,他们可以提出建议或者参与一些活动,为研训工作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提升研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所以,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能够进一步做出更好的文章,在协同创新的形势下把这项工作深入推进下去。
二是非师范专业的特色怎么打造?从今年的招生信息看,我校只有少量的非师范专业吸引学生的眼球,其它大多数的专业招生都不理想。今年我们理科专业不仅压线录取,还要进行补录,这个问题很严峻。不要盲目地认为理科是因为去年录取分数线高了,所以今年分数线就下来了,那文科分数线今年怎么还高呢?还是考生觉得沈师大的文科有优势,尤其是我们的教师教育有优势,有很多学生想进入教师教育专业。我们的传统优势不能丢掉,但是,我们的非师范专业,特别是理科、工科专业怎样能够办得更好?我们先不要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最基本的是能让学生好好就业。我们希望相关的院系要下大功夫好好研究,在协同创新当中有所突破。
三是重点专业,包括扶持专业的建设问题。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进行谋划,以求更好地发展。这次讨论大家提出课程改革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现在的课程内容怎么样?质量怎么样?效果怎么样?我们要在这方面要很好地下功夫研究,重点建设专业要真正地成为沈师大的支柱专业,在招生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还要做好宣传。
四是研究生教育。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我们的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本科学的不是这个专业,那么研究生阶段如何培养?现在研究生培养问题很大,希望大家好好研究。
第三,队伍建设。关于队伍建设,张辉副校长的报告做了很多谋划,只是没来得及讲。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现在我们拥有“超豪华”的师资队伍,但是对学科和科研的贡献如何?问题在哪里?这要认真研究。同时,我们要在教师队伍的提升方面下大功夫,上半年我们研究过一个计划,即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国外名校进行访学。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的实施取决于职能部门和相关的院系。另外,我们今年又出台了优秀博士引进工程。今年大概引进二三十人左右博士,其中包括北大的博士。再一个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原来我们的青年教师入职之后就确定导师,并有很多好的做法。这次会上大家提出了意见,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方案,解决好青年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成长问题。
同志们:
落实“2011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面规划,认真设计,选择好前进方向,出台有力措施把学校建设好。刚才我讲的这几方面工作是需要重点去做的,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认真地去梳理,去研究,争取在协同创新当中有所作为。
这几天的培训,大家朝夕相处,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团结,也前所未有的振奋。作为学校的一个管理者,作为大家的同仁,我感到很欣慰。所以,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有苦恼的时候,我就想到:有这么一支骨干队伍,有这么多热爱一竞技官网并愿意为一竞技官网做出贡献的老师,我就会觉得在前进的路上即使有再多的困难我也不怕。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沈师精神,不懈努力,不懈追求,把我们的事业向前推进。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同心同德,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的事业是有信心的。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的领导班子,向大家在过去的工作当中给予我们的支持、理解表示感谢,并衷心的祝福大家在新的学期再创新的业绩和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