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论坛”----《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发布时间: 2013-12-19 浏览次数: 1

“青年学者论坛”简讯之二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王宇弘   
    12月10日下午1:00—2:30,王宇弘老师在汇文楼603多媒体教室做了本学期“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场学术报告。  
    王老师首先简短地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成长之路和学术发展方向。然后就报告题目《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进行了具体解读,并以此为切入点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这一观点出自德国思想家洪堡特,强调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学习语言就要了解文化,进而才能领悟语言和文化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王老师把中西文化的典型特征凝练地概括为:合与分,并从语言层面、艺术层面、生活层面、价值层面、哲学层面共五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释。中西方各个具体方面的不同,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西方对世界认识不同,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哲学倾向,各有优势与不足。两种文化和精神通过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能够对彼此产生影响,但却不能取代对方。以汉语欧化为例,王老师驳斥了当今“汉语已经欧化或将来一定被欧化”的论调,并以丰富的语言例证指出,由于汉语汉字以语义为基础,词类特征依据情境而改变,再生能力强,与西方拼音语言的词缀派生法迥然不同,在本质上是不可能被欧化的。王老师还以统计学常用的正态分布图来表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以及居于“两极”的所谓弱式文化的重要性,并借此说明中西语言文化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和哲学认知的理想生存方式是:和谐共生,和而不同。最后,王老师还以《光辉岁月》歌曲中的歌词来说明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之间,只有不分高低,各自贡献自己独到的特点和价值,人类世界才会更精彩美丽,为这次《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学术报告画上了圆满句号! 报告结束,与会老师和学生和王老师进行了互动,互动场面热烈,同学的提问有思想,老师的解答有深度,富有启迪性。  
    参加本次论坛的主要是我院翻译专业研一和研二的学生以及王艳彪、赵天舒、谢凝、刘桂秋等几位老师。   
                                                                  
                                                                                                               学科与科研办公室 

                                                               2013.12.18                    

Baidu
sogou